ELISA实验中,血液样本的收集与处理重要性,您了解吗?
在ELISA实验中,血液样本的收集需使用无热原、无内毒素的试管或离心管。血清样本需让血液自然凝固后离心分离,一般室温放置2小时或4℃过夜,再以1000×g离心20分钟收集上清液。血浆样本则需加入抗凝剂,常用EDTA、肝素钠或枸橼酸钠,采集后30分钟内以1000×g离心15分钟获取。处理过程中要避免溶血和细菌污染,它们会干扰检测结果。保存时,应将血清或血浆分装,并储存在-20℃或-80℃,避免反复冻融。正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能确保血液样本的质量,为ELISA实验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。
ELISA血液样本收集与处理操作要点
一、样本类型选择
血清
采集后室温静置10分钟~2小时(或4℃过夜)使血液凝固,随后2000-3000×g离心20分钟取上清。
避免溶血(红细胞破裂会释放干扰物质)及细菌污染。
血浆
需使用抗凝剂(如EDTA、肝素钠或柠檬酸钠),采集后30分钟内混匀,离心条件同血清。
高血脂或溶血样本需预处理(如二次离心)。
全血
直接采集后需立即加入抗凝剂,短期可存于4℃(≤2天),长期需分装冻存。
二、关键操作步骤
离心规范
血清/血浆离心转速通常为2000-3000×g,时间15-20分钟,低温(2-8℃)操作更佳。
若上清有沉淀,需重复离心。
分装与保存
短期使用可存于-20℃,长期建议-80℃,避免反复冻融(≤3次)。
分装体积按单次实验用量设定。
特殊处理
溶血样本:需高速离心(如10000×g)或过滤去除血红蛋白。
组织/细胞样本:需裂解后离心取上清,避免细胞碎片干扰。
三、注意事项
抗凝剂选择:EDTA可能干扰某些指标(如钙离子检测),需参照试剂盒说明。
无菌操作:全程使用无热原、无内毒素耗材,避免外源性污染。
质控要求:每批次实验需包含阴/阳性对照,确保结果可靠性。
通过规范操作可显著提升ELISA检测的准确性和重复性。
正确采集血液样本的方法
一、采血前准备
患者状态
需在平静、休息状态下采样,避免情绪激动或剧烈运动影响检测结果(如血糖、血钾可能临时升高)。
空腹要求:部分项目(如血糖、血脂)需空腹8-12小时,但非所有检测均需禁食。
消毒与器械
穿刺部位用复合碘或75%酒精消毒,范围≥5cm×5cm,由内向外旋转擦拭2遍。
使用一次性无菌采血针和真空采血管,避免交叉污染。
二、采血操作步骤
静脉采血(常用)
部位选择:成人选择肘前静脉(如贵要静脉、头静脉),婴幼儿可选颈外静脉或股静脉。
止血带使用:扎于穿刺点上方6-10cm,时间≤1分钟,避免血液浓缩。
穿刺技巧:针头斜面朝上,与皮肤呈20°-30°角进针,见回血后降低角度至5°继续进针。
采血后处理:先松止血带,再拔针,用棉签按压穿刺点1-2分钟防血肿。
毛细血管采血(指尖/耳垂)
部位:成人取无名指指腹内侧,婴幼儿可选足跟或大脚趾。
操作:消毒后刺入2-3mm,弃去第一滴血(含组织液),自然流出血液收集。
特殊注意事项
避免从输液侧肢体采血,防止药物干扰。
血培养需严格无菌操作,成人每瓶采血量5-10ml。
三、样本处理与保存
抗凝剂选择
EDTA管(血常规)、肝素管(生化检测)、柠檬酸钠管(凝血功能)需按检测要求选用。
避免样本异常
溶血:禁止挤压穿刺部位,采血后需沿试管壁缓慢注入血液。
脂血:空腹采血可减少干扰,严重脂血需离心后检测。
保存条件
生化检测样本:2-8℃保存≤4小时,长期需-20℃或-70℃冻存。
四、常见错误与规避
错误操作:止血带超时、从输液针头采血、挤压局部取血均会导致结果失真。
记录要求:需标注采血时间、患者信息及特殊状况(如输液时采血)。
天津天正信达供应:RNA逆转录试剂盒、逆转录试剂盒、PCR试剂盒 、提取试剂盒、色谱进样瓶、培养基瓶、试剂瓶、胎牛血清、染色液、试剂瓶、QPCR试剂盒、生物试剂、抗体、琼脂糖、实验耗材,我司拥有一支覆盖生物化学、分子生物学、免疫学等专业人员的研发、构建了仪器设备齐全的实验技术平台,主要包括AKTA、高压均质机、全波长酶标仪、高速落地离心机和qPCR仪等大型仪器设备。